系友访谈——贾志伟
2015-11-13贾志伟先生是我系87级本科和91级研究生系友,优秀的中青年银行家。在编者接触到的与他同一时期在系里学习的系友们中,他有很高的威信。大家对他的最深印象是干练而能力强,为人热心谦逊,古道热肠。毕业后他就职于当时国际化色彩最强的中国银行,工作业绩和能力极为突出,迅速成长为卓越的中青年银行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系庆工作筹备过程中,他在百忙之中抽出了很多宝贵时间,为办好系庆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与系主任周申老师谈及贾志伟系友时,周申老师曾回忆并评价他,居功至伟,谦逊初心。
“南开国经贸系友”是全国经贸系友的发声平台。欢迎各位系友提供有价值的资料、稿件。联系方式:nkiet1985@163.com
采访组成员:黄青、刘君翊(均为13级本科在读)
编辑:齐麟
http://v.qq.com/page/h/4/y/h0167hqsb4y.html
J:贾志伟
L:刘君翊
L:您是87级校友,那时国经贸系也是刚刚建立,不知当时会选择咱们国经贸就读的原因是什么?是自己的兴趣使然吗?
J:咱们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系是1985年建系的,前身是经济系世界经济专业。可以说,国际经济系的设立是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民族振兴的进程而诞生的。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经说过“发展是硬道理”,国家要对外开放,经济要快速发展,必然需要大量与世界接轨、熟悉国际经济、金融、贸易的专业人才,这是历史发展的客观需要。南开国际经济系正是服务于国家改革开放的大局,从建系之初到现在三十年来,源源不断地为国家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需要的大量人才。从个人选择角度来讲,总觉得只有顺应大势、学好经济,通过自己努力在改变国家命运的同时,个人也会找到舞台和用武之地,所以说个人兴趣选择也是顺应了这种时代趋势的。
L:当年您在咱们专业就读的时候,对于咱们课程设置或教学内容方面印象最深、或者觉得对之后的学习、工作最有帮助的一点是什么?
J:南开国际经济系设立之初在全国高校学科内就以高起点、高标准而著称。
首先,特别重视基础课的要求。比如西方经济学包括微观和宏观部分都采用国外原版教材教学,英语口语从建系之初就从国外大学聘请外教授课,这在80年代是不多见的,英语四、六级通过率100%,同时对计算机课程也十分重视。所以,当时国际经济系培养的学生以学风好、基本功扎实、素质过硬而闻名校内外。
其次,专业课程都是由最优秀的教师亲自讲授。我们知道,好的学科一定要有好的大师,当时国际经济系不仅名师云集,而且形成了老中青梯度传承的专业学术梯度。当时既有杨敬年、陶继侃、易梦虹等新中国成立以前就在英美留学归国的老一代学术泰斗,也有薛敬孝、陈钺等中年学术中坚,还有佟家栋、高乐咏等朝气蓬勃、风发有为的青年才俊。开设课程除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基础专业课程外,还有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等符合社会发展实际需要的专业适用课程。印象影响最为深刻的课程,一是杨敬年教授的发展经济学,二是佟家栋老师讲授的国际金融。这两门课程使我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对国际金融的基本轮廓及其体系运作,有了非常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对日后踏入社会从事银行金融工作帮助和启发很大。
第三,形成了严谨求实、追求一流的良好系风。正如南开“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校训,国际经济系无论学生还是老师,都很好地坚持了这样良好系风。从教学安排角度讲,当时学术气氛很宽松,学术涉及的经济金融领域非常广泛,对当时国际国内的各种社会现象和经济发展矛盾问题都深入研究讨论,学术讲座很多,尽管观点可能不一,但师生都可以平等进行交流讨论。从学生来讲,因为刚刚改革开放,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大家对外部世界都有一种很强的好奇感,学习热情很高涨,有一种象海绵一样的学习精神,每天基本都是教室(图书馆)、食堂、宿舍“三点一线”。
最后,我觉得自己在国际经济系学习的7年(1987-1994年,从本科到硕士),是人生最重要、最宝贵的时光,这7年的熏陶,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学到了一种踏实认真、勤奋自强、不怕困难、争当一流的精神。这是南开、也是国际经济系给予我的一笔宝贵财富。
L:现在我们的本科生考虑很多的是将来出国、读研还是直接工作,可否结合您自身经历谈谈看法?
J:学习不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更是终身的事业。从本科毕业角度来讲,出国、读研、工作似乎是人生十字路口的关键选择,所以如何选择显得十分重要。但如果从人生长远来讲,其重要程度也并非想象的那样。无论如何选择,都要结合自身的专业深度、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来决定。换句话说,如果你的综合特征适合做市场、做企业,适合在微观层面做事,也可能早些踏入社会通过抓住市场机会达到事业成功更好,如果需要“充电”时再有针对性地进一步学习充电,避免盲目性和资源浪费;如果你立志从事学术,在本科之后进一步深造就是必须的。当然现在社会上一定程度上存在“人才高消费”,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简章上首先规定“非硕士以上不得报名”,本科生毕业后工作不好找,读研可能也成为了一种现实选择。
从我个人而言,从咱系本科毕业是1991年,正值“八九”之后国家开始治理整顿,还未到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之时,找份好工作确实不易。因此,自然选择了留在系里继续读研,1994年硕士毕业时恰逢“南方谈话”之后,国家经济进入快速发展轨道,因此也就顺应了国家发展需要,没有选择继续读博或出国,走出校园走向社会,通过努力进入中国银行总行工作至今。当然,在工作八年之后的2002年,根据自己在银行工作后的实践需要,又考取了在职博士,并于2006年获得了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博士学位。
L:可以说我们现今的就业竞争压力还是比较大的,而且还有的人说,读研深造是进入银行、国企等工作单位的敲门砖。您认为读研出国对学生意味着什么呢?就您了解,情况真的是这样吗?
J:我并不认为进入银行、国企等就意味着进入了保险箱。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读研出国只是选择的一种,可能起点会有所不同,但差异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大。未来的道路很长,无论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一切的所谓成功实际上都必须靠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积累。学校是书本知识的积累,踏入社会工作是社会经验、阅历经历的积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社会大学的文凭同样很重要。无论做学术还是在机关单位、企业工作,关键都要“接地气”,不要与社会脱节。其实,学校学到的知识是有限的,也许只是教会你一种如何从纷繁复杂社会中观察社会的视角和方法,让你去有智慧地思考,从无知无觉变为先知先觉,从后知后觉到不知不觉,潜移默化成一种自觉行动的思维和方法。
L:咱们国经贸系建系早,但现在很多大学都开设了这个专业,竞争激烈,您觉得对咱们系的同学来说最重要的是学会什么呢?
J:这种情况其实并不奇怪,80年代建系之初,国内高校中开设这个专业的很少,“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我校我系当然占据优势。现在30年过去了,各高校纷纷开设这个专业,我们就必须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从系里建设来讲,一方面还是要坚持好的优良传统,打好基础;另一方面,还要重视自身培养优秀学科带头人,同时与引进一些国内外学科专业大师并重,继续打造知名度和美誉度,充分运用好校友、系友等各种有利资源,为专业“升级”、“再造”奠定基础。更重要的是,要积极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如积极参与国家自贸区、APEC、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前沿课题的研究,提升参与深度和广度,创造更多机会把我系更多优秀毕业生输送到国家关键岗位。从学生角度来讲,当然首先要练好内功,在知识能力储备、人脉资源积累、性格修养等方面做好准备,在机会来临前,时刻想到要做一个有准备的人。
L:您长期在银行业从事高层管理工作,近几年我们国经贸的本科毕业生选择在银行系统工作的有很多,对于这个从业选择您作为前辈有何看法?您认为这些学生要做好什么准备?
J: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有效配置各种资源的重要载体,能够进入金融领域工作可能是许多毕业生的希望。但银行本质上是经营风险的,也就是说,既要赚钱又要把控风险。所以大家还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充分了解和认识自己到底是属于市场型、管理型还是逻辑思维型性格,是否适合银行比较严谨的工作氛围。从我个人从事的银行风险管理工作来讲,就是要时刻把握好银行业务健康持续发展和防范风险的平衡,这个行当分工很细,门类很多,要做好很不容易,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新东西也很多,所以需要保持一种终身学习的心态。
当然我更想说的是,对于所有本科毕业生而言,无论你找到何种工作,在你第一份工作的最初2-3年,也许都是最难熬的,也是最锻炼人的。其实,一个人一生能成就的事情可能就那么一两件,无论哪种选择,都需要一种坚韧的意志,在不断磨砺中不断校准,找到自己的定位,找到适合自己、属于能发挥自我才能的舞台,之后开始精耕细作,逐步达到成功。
L:现在很多同学在本科阶段就会积极的去银行等单位找一些实习,但是本科生实习能力不是很强,对于市场需求的了解也不够,资源也比较少,不知道您在本科生实习方面有什么看法?对我们的同学有什么建议?
J:实习是了解社会的窗口,对本科生来讲也很重要。实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不断积累、循序渐进的过程,一步一步来,不能着急,只要肯用心积累就好。实习机会可以通过个人去寻找,也可以通过系里统筹运用校友、系友资源帮助大家。
L:您在百忙之中,为系庆工作提出了非常多非常好的建议,并为相关具体工作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请谈谈您对国经贸的建议与展望吧!
J:作为系友为系里多做一些事情都是应该的。我在咱们系学习7年,在系里曾担任班长,研究生会主席、研究生党支部书记等,并获得过校级、市级三好学生,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国经系各位老师辛勤培养的结果,我要特别要感谢薛敬孝、陈钺、佟家栋、施恭钦、张秀珍、孟繁萍、刘重力、高乐咏、李坤望、赵秀清、杨光、崔修民、朱虹等老师。我对南开、对国经系的感情是很深的,南开国经系永远是自己的根,我也十分珍惜曾在南开的岁月,非常愿意为系里的发展多做一份贡献。这次30年系庆活动,学校、学院和系里都非常重视,周申主任早在去年开始就在积极筹划这次重要活动,为此次活动奔波于各地,联络系友,集思广益。我相信系庆活动一定能举办成功,展现出南开国经贸人的风采。三十而立,我们系正值风华正茂时期,我相信通过这次系庆活动的举办,一定能够凝聚起三千校友的力量,南开国经贸系的明天也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