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简介

2018-07-01

南开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是国内高校成立最早的国际经济贸易系之一,自成立以来一贯秉承“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南开校训,形成了严谨、自由、开放和服务社会的学术氛围,在国际经济学教学和科研领域拥有独到建树,为国家培养了众多德才兼备的精英人才,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国际经济贸易系已具备鲜明的特色:

学科底蕴深:成立时间早,学科实力始终排名前茅。

师资水平高:拥有3名国家级人才、2名全国经济学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多名新世纪优秀人才、富布莱特学者和各类青年拔尖人才。

课程建设强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视频公开课。

国际化程度高:与众多国外知名大学、国际学术机构和一流学者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交流关系。

校友支持强:各类奖学金和助学金。

学生就业好:大量本科毕业生前往国内外一流高校深造,各学历层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均很强。


一、 发展历程

1960年,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指示下,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系成立世界经济教研室,以弥补南开经济学科在世界经济领域的空白。著名学者王赣愚、陶继侃、易梦虹、孟宪扬、杨敬年等先生亲自指导并参与世界经济专业教学体系的探索和师资队伍的筹备。1975年,首届世界经济专业20名新生入学。1985年国际经济系正式成立,南开大学成为国内首个设立国际经济系的综合型高校。国际经济系在成立后的很短时间内,就由于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而名声大振,令南开大学校内师生和国内外同行刮目相看。

    

1995年,原天津对外贸易学院外贸经济系并入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系,国际经济系更名为国际经济贸易系。

     

目前南开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下设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两个教研室,拥有一个本科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和世界经济、国际贸易学以及国际商务(专业学位)三个硕士学位点,并拥有世界经济、国际贸易学两个博士学位点以及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成为国内外颇具影响、学科专业层次齐全的教学和科研重镇。

二、 人才培养

(一)一流的教学团队与课程资源

国际经济贸易系教学团队为国家级教学团队(2008年获评)。3门本科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和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分别是《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和《世界经济概论》)。多部教材获得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或入选“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和国家精品教材。多门课程纳入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和南开大学网络慕课建设体系。佟家栋教授为国家级教学名师,多名教师获得天津市劳动模范、天津市教学楷模等荣誉。

经过多年探索,国际经济贸易系确立了以世界经济专业理论和以国际经济学基本原理为主导的理论经济学、以及国际贸易专业政策研究和实务型课程为基础的应用经济学有效结合的教学体系,成为许多高校课程设置的主要参考。本科专业培养既注重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基础理论知识的讲授,又紧密结合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科理论及实践的最新发展,重视经济学直觉的培养和前沿科研方法的培训,以及外语能力的训练。在武书连《2018中国大学各省市区758所大学实力详解》的专业排名中,南开大学国际经济贸易专业位列全国第1名。

 

为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整体布局能力、以及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国际经济贸易系立足于本系强大的师资,于2018年设立南开国经云鹰读书会, 选取发表在国际Top5fieldtop的经典理论文献和前沿实证研究文献,为本科生(包括部分研究生)提供连续、系统、前沿的科研训练,力求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大幅提升,并期望能从读书会中走一批中国经济学界的学术新星。

 

研究生培养方面,国际经济贸易系坚持强化专业基础、拓宽学习视野、提高实践能力、适应社会需求的办学思路,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理论研究和复合型人才。在“科研育人”思想的指导下,近年来国际经济贸易系学生的科研参与度持续提升,越来越多的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跟随导师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经济》、《经济学(季刊)》、《金融研究》和Energy Economics等国内外一流期刊发表论文。

南开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的博士生培养具有全国领先水平。目前采用导师组制度对学生进行培养和训练,博士生们通过合作或独著的方式,发表了大量高水平科研论文。2017年北京当代经济学基金会评选出10篇年度中国经济学优秀博士论文,国际经济贸易系2篇论文入选。获奖者为许家云博士(指导教师佟家栋教授)和邵文波博士(指导教师李坤望教授)。

(二)素质一流的毕业生

南开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的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熟练掌握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与工具,具备创新意识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深刻理解中国国情、熟悉世界经济运行规律与规则、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和突出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历年的毕业生就业范围广,竞争力强,能够胜任前沿学术研究或政府、国际机构、跨国公司等部门的经济管理工作。许多毕业生已经成为所在行业和单位的骨干力量。

近年国际经济贸易系本科毕业生考取研究生和出国(境)留学的比例在50%左右。2018届本科毕业生读研选择的高校包括:北京大学(5人)、清华大学(1人)、中国人民大学(1)、南开大学(10人),其他高校3人;出国(境)深造学生选择的学校包括美国UCLARPI、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波士顿大学、迈阿密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英国利兹大学、伯明翰大学等。

国际经济贸易系2018届学术型硕士共32人。截至2018617日,31人确定毕业去向,其中5人转攻本校博士学位,1人赴清华大学读博,25人就业。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2018届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共49人(由国际经济贸易系和国际经济研究所联合培养),截至2018619日,除1人因出国交流以及2人因读博暂缓就业以外,其余46人全部确定就业单位。

国际经济贸易系2018届博士毕业生共9人,其中国内高校任教6人、深圳证券交易所1人、上海证券交易所1人,陕西省商务厅1人。

三、学科建设与师资队伍

(一) 强大的学科实力

国际经济贸易系始终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该系拥有的两个二级学科---世界经济学科和国际贸易学科均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学科实力均位居国内顶尖水平。南开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是目前全国高校中唯一拥有两个国家级重点学科的教学单位。

2000年以来,国经经济贸易系教师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和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天津市社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近160项,出版学术专著40余部,编写本科和研究生教材30余部。2014-2017年,国经经济贸易系师生在中文5大顶尖期刊(《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经济》和《经济学(季刊)》)发表论文共计37篇(占该时期5大期刊发表论文总数的1.0327%),英文论文发表19篇,其中包括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等国际一流期刊。

 


国际经济贸易系教师的许多研究成果产生了重要影响,获得多项国家及和省部级学术奖励,包括孙冶芳经济科学奖、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吴玉章世界经济学一等奖、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一等奖等。

国际经济贸易系始终坚持强化对外学术交流的传统,在坚持系内学术讨论的同时,积极邀请校外优秀学者前来交流讨论,本系的优秀学者也频繁应邀赴国内外其他高校和研究机构讲学交流。

    


近年来,国际经济贸易系还承办了一系列大型的学术会议,提升了南开国际经济的学科知名度和影响力。

2016年中国世界经济学年会

(二)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是学科建设的核心。近年来,国际经济贸易系从美国北伊利诺伊大学、罗切斯特大学、科罗拉多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日本长崎大学、北京大学、湖南大学等国内外高校引进了多名优秀人才充实教师队伍,本系中青年教师分别被派往牛津大学、芝加哥大学、康奈尔大学、杜克大学、多伦多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拉夫堡大学、首尔大学等国外一流高校交流访问,中青年学者日益成为教学科研的骨干力量。国际经济贸易系目前拥有教师24名,其中教授12名,副教授10名,50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18名,全部教师拥有博士学位。

最近5年,国际经济贸易系科研团队围绕“中国经济体系适用的国际贸易前沿理论体系”、“开放条件下的中国与全球经济治理”、“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历史思考与未来战略”、“中国与国际经济运行特征、规律变迁”、“产业组织与国际贸易”、“国际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增长”等重点研究领域,致力于开展高水平、国际化的学术队伍建设,形成了包括佟家栋(国家级教学名师、南开大学杰出教授)、李坤望(国家级人才、南开大学杰出教授)、张伯伟(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胡昭玲(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获得者)、包群(国家级青年人才、南开大学百名青年学科带头人)、孙浦阳(国家级青年人才、南开大学百名青年学科带头人)、王永进(南开大学百名青年学科带头人)等在内的年龄与学缘结构合理、拥有较强的国内影响力和一定国际知名度、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师资队伍。

四、社会服务

国际经济贸易系非常重视社会服务工作。为推进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国际经济贸易系本着“面向世界、面向政府、面向企业”的原则,先后建立了大洋洲研究中心、欧洲研究中心、WTO研究中心、东北亚研究中心、世界经济研究中心和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积极参与中国改革开放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研究,并为政府和企业承担智囊和咨询服务。最近10年有超过60篇研究咨询报告被教育部、商务部、外交部等国家部委以及天津市政府和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论坛)采纳,对国家改革开放和相关经济贸易政策的制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83月,薛军教授团队主持完成的《中国民营企业海外直接投资指数2017年度报告》正式对外发布。该报告从多角度分析中国民营500强企业2005-2016年的对外投资活动,其创新之处颇多,实现了多个国内第一。

20184月,在中美贸易摩擦逐渐升级的背景下,国际经济贸易系联合其他系所,邀请20余位国内外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领域知名专家,就中美贸易摩擦的成因、本质、影响及中国的应对措施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国际经济贸易系多位教师还就国际经济贸易领域的热点问题,多次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新闻社等权威媒体发表观点,助力主流媒体发出“南开之声”。

在为政府和国际机构等提供智力支持的同时,国际经济贸易系还通过举办在职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培训等形式为社会提供多层次的教育服务,来自国家机关、金融部门、外经贸公司和高等院校等单位的优秀在职人员通过在南开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进行学习和培训,提高了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更大贡献。

培养在职研究生

五、国际交流

国际经济贸易系历来重视教学科研的国际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日本、欧盟、澳大利亚、韩国等国际多所知名大学和国际学术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与交流关系,多次组织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创建了中外联合培养的“南开——约克”模式。近年先后邀请罗切斯特大学Ronald Jones、耶鲁大学Samuel Kortum、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宋立刚等教授前来交流访问,并聘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魏尚进担任南开大学荣誉教授。

 

2006-2017年,国际经济贸易系举办了6届“贸易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先后邀请英国诺丁汉大学David Greenaway、日本一桥大学清水啟典、英国牛津大学Peter Neary、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魏尚进、美国密歇根大学Alan V.Deardorff、美国杜克大学徐熠、香港中文大学宋峥、日本神户大学赵来勋等国际知名学者参会,在国内学术界产生重要影响。

国际经济贸易系积极为学生创造国际交流的机会。每年选拔多名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出国进行交流或联合培养,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视野和研究水平。由于在国内外知名度不断提高,国际经济贸易系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学生前来学习深造。

六、校友支持

从国际经济贸易系走出的众多南开校友已成长为所在行业的精英人才,校友们始终关注母系发展。在校友的强力支持下,近年来国际经济贸易系成立了苏武康奖学金和各年级系友助学金,助力在读学生顺利成长。

未来的南开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将努力办成国内学术水平一流、在选定学术领域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学生质量一流、能够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教学与科研中心。

欢迎加盟南开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