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鹰读书会2021年第5期(总第60期)

2021-03-23


2021年3月22日下午,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云鹰读书会在南开大学第二主教学楼A504“国际经济与贸易科研训练:理论”课上顺利进行,本次读书会由2019级本科生宣扬与2020级硕士生王文斌展示JONATHAN EATON 和SAMUEL KORTUM的论文TECHNOLOGY, GEOGRAPHY, AND TRADE,由国经贸系王永进、彭支伟老师跟进并指导。


特别鸣谢

本次云鹰读书会由南开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系友苏武康博士赞助支持


00 摘要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建立一个引入“地理障碍”变量的一般均衡李嘉图模型,这一模型包含了衡量贸易中绝对优势以及比较优势的参数,以及阻碍两国贸易的地理障碍。建立完模型,我们用现实数据(1990年19个OECD国家的贸易、价格数据)对模型当中的参数进行估计,并用估计出的参数以及模型来进行反事实的研究,最后得出结论。


01 简介

1.1 写作动机

本篇文章是基于国际贸易领域的四个基本事实写成的:(1)两国的双边贸易额随着两国距离的上升而下降;(2)同一商品的价格在不同地区差别较大;(3)不同国家的要素收入不平等;(4)国家相对生产率在不同产业差别较大。


E-K模型提出了一个带有地理障碍的李嘉图模型来反应这四个事实。考虑比较优势促进贸易,考虑地理障碍限制贸易,还能用少量的参数反应整个模型。因此比较适合定量工作。


1.2 概述

E-K模型的亮点在于对生产率的设定中使用了概率分布“弗雷歇分布”(Fréchet分布),使国家间的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可以用分布的两个参数总结,展示了是如何将双边贸易流动与地理和技术联系起来的。而模型参数是利用1990年经合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DC)19个国家的双边制造业贸易估计的。


通过对模型参数的估计,可以量化模型的一般均衡,然后用数值进行反事实的实验来回答以下问题:(1)制造业贸易的收益。(2)技术和地理如何决定制造业的专业化。(3)贸易在传播新技术收益方面的作用。(4)关税削减的后果。


CGE模型(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与本文的E-K模型相同,都是在一般均衡的框架内分析贸易流量。但不同之处是,CGE模型通常将各国商品视为异质商品,而E-K模型根据李嘉图模型设定了一个商品连续集而独立于国家,专业化由各国的比较优势决定。


HOV模型更侧重要素禀赋和专业化模式之间的关系,往往将贸易视为无成本而忽略了区位问题,也假设世界技术通用而忽略了技术问题,HOV模型也没有对双边贸易额进行预测。这些问题都有在E-K模型中探讨。


02 模型设定

2.1 基本假设


2.2 价格



2.3 双边贸易额与引力模型


03 对参数θ的初步估计


04 一般均衡分析


4.1 生产


4.2 价格水平


4.3 劳动力市场均衡


4.4 零引力的封闭稳态


05 估计贸易方程


5.1 来源国效应估计


5.2 使用工资数据估计


5.3 使用价格数据估计


5.4 技术地位与地理障碍


06 反事实分析



6.1 贸易得益


6.2 技术 vs. 地理


6.3 外国技术进步


6.4 消除关税


07 结论

我们在李嘉图模型中知道,比较优势θ决定分工,会使得贸易福利增加。然而,由于地理障碍的阻力,福利水平会被削弱。那我们就发展了李嘉图模型同时看这两种力量。


模型将双边贸易和技术、地理联系起来。我们就可以利用数据来估计参数。


虽然先前的文献中提出了地理障碍的重要性,但模型中却忽视了它。阿明顿模型和垄断竞争模型中提出产品差异化决定其分工。


相反,在我们模型中表明,地理障碍和技术会决定分工。同时,它还将贸易流动与地理壁垒导致的对单一价格定律的背离联系起来。



下期预告

时间:2021年3月29日下午 2:00-4:35

地点:南开大学第二主教学楼A504

论文:Estimates of the trade and welfare effects of NAFTA

敬请期待!


文稿:宣扬 王文斌

编辑:冯双婷、高雨桐

审校:王永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