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鹰读书会2023第1期(总第128期)

2023-02-18
图片

云鹰读书会2023第1期(总第128期)

图片


2023年2月13日上午,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云鹰读书会在方楼202教室“国际经济与贸易科研训练:理论”课堂上顺利进行,本次读书会由2021级硕士生戴萌萌和2021级本科生王汤阳、张今雷同学展示Rochet, Jean-Charles, and Jean Tirole的论文Two-sided markets: a progress report., The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37(3), 645–667,由国际经济贸易系王永进和冯笑老师跟进指导。

特别鸣谢

本次云鹰读书会由南开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

系友苏武康博士赞助支持

摘要

本文对双边市场的定义进行了完善,提出价格结构的非中性在双边市场定价中的重要性,并构建了整合使用外部性和成员外部性的模型,为不同类型的双边平台提供了最优定价公式,统一了当时对外部性研究的两个文献分支。在此基础上,本文扩展了这一模型,获得了在受议价影响的终端用户支付中,对成员费用和使用费用的研究结果。

一、引言

双边市场(更一般地说,多边市场)被粗略地定义为包含一个或多个允许终端用户交易的平台的市场,通过适当地从各方收取费用使双边(或多边)保留在平台上。也就是说,当各方试图获得(或至少不损失)资金时,该平台吸引了各方。

这是一个有效的描述,但它的限制还不够严格。本文将双边市场定义为这样一个市场:终端用户之间的交易量取决于结构,而不仅仅取决于平台收取的总费用水平。一个平台的使用或可变费用会影响双方在平台上进行交易的意愿,并由此影响他们的潜在交互带来的净盈余;这些平台的成员资格或固定费用反过来又决定了终端用户在平台上的存在。只有在双方没有通过谈判消除相应的使用和成员外部性的情况下,平台对可变费用和固定费用结构的分配才有意义。

概念上,双边市场理论与网络外部性理论和(市场或管制的)多产品定价理论有关。前者由Katz and Shapiro(1985,1986)和Farrell and Saloner(1985,1986)提出,它使用了终端用户之间存在非内部化外部性的概念;后者借鉴了对价格结构的关注,以及价格结构比价格水平更不容易被市场力量扭曲的观点。然而,多产品定价文献没有考虑到不同产品消费中的外部性。相比之下,双边市场理论的出发点是,终端用户不会将其使用平台对其他终端用户的福利影响内部化。


二、成员和使用外部性

图片

三、纯使用外部性

3.1 纯使用外部性的产生情况

图片

3.2 定义双边

图片

3.3 科斯定理

图片

3.4 使用定价的非中性因素

图片
图片


四、成员外部性

4.1 交易不敏感的用户费用

图片

4.2 平台收取成员费用的动机

图片

五、模型

5.1 终端用户之间不存在付款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5.2 另一角度的双边市场

图片

5.3 对双边平台定价的一些启示

图片

5.4 最终用户间的支付

图片
图片
图片

六、总结

本文提出了双边市场的定义:如果平台可以提高市场一方的价格并对另一方降低等量的价格,从而影响交易量,那么市场是双边的。介绍了使市场成为双边的因素:(a)交易成本或限制双边自主制定价格;(b)平台强制限制定价;(c)成员费用或固定费用。考虑用户间存在或不存在支付的情况,建立了一个包含使用外部性和成员外部性的双边市场模型,并推导解释最优定价公式。本文最大的特点是用“机会成本”取代“成本”来重新解释关键定价原则,如勒纳公式。


参考文献


[1] James A. Brander and Paul Krugman (1983): A 'Reciprocal Dumping' Mode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下期预告


时间:2023年2月20日上午8:55-11:40

地点:南开大学八里台校区经济学院圆阶205教室

论文:Armstrong, Mark (2006) ‘Competition in two-sided markets.’ The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37(3), 668–691.

文稿:戴萌萌、王汤阳、张今雷

编辑:刘书渊 程一然

审校:王永进

2023年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