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鹰读书会2023第49期(总第176期)
2023-12-152023年11月14日晚,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云鹰读书会在圆阶305教室“数字经贸科研训练:实证”课堂上顺利进行,本次读书会由2021级本科生吴雨桐、徐舒畅同学展示Sven Blank,Peter H. Egger, Valeria Merlo和Georg Wamser于2022年发表在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的论文“A structural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services trade de-liberalization”,由国际经济贸易系张洁老师跟进指导。
特别鸣谢
本次云鹰读书会由南开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
系友苏武康博士赞助支持
摘 要
本文构建了一个多部门多国家的投入产出关联的理论模型,利用德国服务业出口企业交易层面的数据、德国制造业和服务业总销售额以及投入产出表数据,定量分析2014年德国服务业逆自由化对各经济体的影响。本文发现如下结论:首先,在服务业中,贸易协定的优惠市场准入可显著降低其贸易成本。其次,如果所有国家退出服务业优惠市场准入,实际消费将降低7.7%,实际工资和实际股息也会出现类似下降。如果一国独自放弃签署与贸易伙伴的服务互惠的市场准入协定,则影响较小,但对像英国这样的大而偏远的国家仍会降低实际消费0.3%。最后,对大多数经济体,取消服务业优惠市场准入对制造业有负面的溢出效应。
目录
一、引言
二、数据
三、理论模型
四、度量基本模型参数
五、一般均衡
六、反事实分析
七、总结
01|引言
尽管服务业在发达国家占据的经济比例最大,但许多定量开放经济模型仅考虑了制造业和非贸易的服务业,因此对服务业部门的关键参数了解较少。例如估计贸易弹性(如Broda and Weinstein, 2006, Kee et al., 2008, 2009),需要国家或国家-产品层面的价格或从价贸易成本数据;同时在考虑企业异质性的开放模型中,需要企业生产率分布等新的关键参数(如Melitz, 2003, Eaton et al., 2011)。这些参数的信息对于制造业部门来说相对丰富,但对于服务业部门来说仍然相对缺乏。直到近年来,才可以获得高质量的服务业企业生产和贸易数据,用于模型参数化。
本文的主要贡献如下:建立一个多部门多国家的商品服务生产消费模型,基于德国服务业出口企业交易层面的数据、德国制造业和服务业总销售额、多国多部门投入-产出关系(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数据库,校准特定市场分部门的销售与总成本,并将该成本分解为可观测和不可观测部分,同时还需要校准特定部门的价格加成、市场渗透率、生产率分布参数及特定国家部门的交易成本等外生参数。交易层面数据表明服务业的出口销售并非服从帕累托分布,需要允许企业生产率分布的帕累托参数因部门、目的地和国家而异,且企业间存在不完全渗透,这样可以较好地匹配销售分布。此外,地理距离对贸易成本的影响较小,而贸易协定带来的有优惠服务市场准入会显著减少贸易成本。
本文通过测算优惠服务市场准入对服务贸易成本的部分影响,探究单个或所有国家退出服务贸易协定的影响。研究表明:对于偏远(事先较少的市场准入优惠)大国如美国,放弃双边和互惠的市场准入使实际消费降低不到0.02%;对于不太偏远的小国(如英国,事先享有相对较宽的市场准入优惠),实际消费降低约0.3%;对于中心小国(如比利时),实际消费降低约0.9%。此外进行反事实分析,提高服务贸易和市场进入成本,即2014年假定预先存在的服务贸易协定全部作废,结果显示,各国实际消费下降0.1%到12.6%不等。若仅对当年签订服务贸易协定的国家提高成本,则实际消费下降7.7%。尽管政策环境不变,制造业也会受负面影响。
02|数据
本节显示服务生产者具有异质性(如Melitz 2003),并不在所有市场销售(如Helpman et al. 2008),销售分布偏离单参数帕累托分布(如Eaton et al. 2011和Arkolakis 2010)。此外,强调进入不同服务类别的外国市场模式不同。
本文分析基于2014年德国服务和制造业企业向28个欧洲国家、15个主要国家和世界其他地区的销售数据。将服务交易分为5类:交通服务、建筑服务、信息和通信(ICT)服务、其他商业服务和其他服务,另加入制造业和其他行业两块。

表1显示,一家企业平均出口1.3种服务产品到5.7个国家,龙头企业出口量大且种类全、目的地多,说明企业异质性强。表2展示了德国服务业对前6大出口地的出口量以及向每个市场销售的企业数。

图1以德国向英国的其他商业服务出口为例,作销售额与销售排名的对数-对数图,图像并非一条直线,说明企业生产率遵循帕累托分布的假设存在较大偏差,其他部门-国家的情况类似。

图2展示了企业对前6大目的地出口份额和服务品类数的分布。企业向各国出口品类分布相同,但对法国、荷兰、中国出口中占有大份额的特大企业更多。

将数据分解到服务类别,对某市场出口企业数、企业平均出口市场数和最大目的地在各服务类别间差异较大。服务企业的出口分布在不同目的地和服务贸易类别间也有差异。图3表明,各类别企业出口市场数的分布接近,而出口份额的分布不同。

图4表示按目的地和服务类别划分的德国出口企业数目与按服务类别和市场划分的出口量在按服务类别划分的德国总出口中所占份额(上图)及在按市场划分的该国总出口中所占份额(下图),表明不同服务类别的出口前6大目的地和排名有较大差异。

总之,服务生产商在贸易量和服务市场数方面的异质性强,且对某市场出口企业数、企业平均出口市场数和最大目的地在各服务类别间差异较大,故需要生产率分布参数在不同服务类别和目的地间变化。由于企业销售数据与帕累托分布假设偏离较大,需要假设消费者市场不完全渗透,且市场渗透成本在不同服务类别和目的地间也不同。
03|理论模型
3.1 企业层面贸易



3.2 生产者异质性和平均销售


3.3 销售总额、市场份额和利润

04|度量基本模型参数








05|一般均衡
在一般均衡中,要素价格内生地对经济冲击做出反应。为了衡量相关变化,考虑加入重要经济体的投入产出关联。本节遵循CP模型的思路,在EK模型基础上加入投入产出关联,同时纳入Melitz(2003)的垄断竞争框架。
5.1 生产和需求的结构

5.2 劳动力市场出清和贸易均衡

5.3 内生变量的变化


06|反事实结论
本节分为两个小节:一个致力于描述所进行的反事实实验,另一个总结这些实验的结果。
6.1 反事实实验

6.2 特定国家放弃STA资格




6.3所有国家共同放弃STA成员资格


6.4 提高服务贸易成本
前两小节中的实验涉及一些歧视性变化,即放弃单个国家的所有STA与放弃全球的所有STA。在本小节中,设想服务贸易成本的非歧视性全球增长。为了将结果与之前的讨论联系起来,服务贸易成本的增加相当于取消了全球STA,并且假设所有国家都参与到2014年的STA中。即,这个实验没有发生转移(除了将贸易转移到国内销售)。因此,相关效应的平均影响应该比第二次实验更大。


表20和表21以类似于上一节的方式总结了相应发现。从表20与表18、表21与表19的比较中可以明显看出,服务贸易非关税壁垒增加所造成的经济成本比预期的在全球范围内取消服务市场优惠准入所造成的经济成本要大得多。然而,不同国家和行业的总体模式再次与第二次实验相似。
七、总结
本文构建了一个多国多部门的一般均衡模型,考虑Arkolakis(2010)的不完全渗透,基于德国的交易层面和企业层面数据以及多个国家部门层面加总的(投入产出)数据,探究2014年德国服务业逆逆自由化对各经济体的影响。现有的丰富数据可以确定所有模型参数,且这些参数在不同部门之间以及在适用的情况下在不同消费国之间存在差异。这些估计的参数可被用于定量的反事实分析,以评估经济政策的有效性,本文侧重于服务贸易协定(STAs)作为一种影响跨境服务贸易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组合的工具,通过服务部门的活动,量化评估进入或退出STA对各经济体的影响。
首先,利用现有的数据,建立了服务中估计的总体贸易成本与STA成员资格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其次,使用总体贸易成本的估计增长,并量化2014年单独或共同放弃现有STA对各国经济总量(如实际消费、实际工资和实际利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全球退出所有STAs的情况下,较小和较偏远的国家遭受的损失更大,范围从-7.7%到0左右不等;(2)平均而言,根据一国的投入产出关系,放弃贸易协定中的服务贸易条款会对制造业产生严重的负向溢出效应;(3)对伙伴国和第三国的影响可能大于放弃STA的大型经济体;(4)对实际工资和实际利润的影响程度相似。
由于欧洲和其他地方最近的政治发展,商品贸易协定与服务贸易协定的市场准入优惠都面临风险。本文认为,在此类协定中,优惠服务条款本身是相对重要的。而考虑到优惠服务条款往往与货物市场条款绑定,并且优惠的市场自由化往往与全面的单边自由化并行不悖,因此量化效应也应该被理解为人们在现实中长期可能期望发生的情况的下限。
下期预告
时间:2023年11月21日晚18:30-21:05
地点:南开大学八里台校区经济学院圆阶305教室
论文:Tang M L .Geography, trade, and internal migration in China[J].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2020,115(C):103181-103181.
文稿:吴雨桐 徐舒畅
编辑:冯双婷 程一然
审校:张洁
2023年1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