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鹰读书会2024第31期(总第215期)
2024-09-13特别鸣谢
本次云鹰读书会由南开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
系友苏武康博士赞助支持
摘要
本文聚焦规模经济对国际贸易动机的解释。研究发现,即便是技术和偏好完全相同的两个国家,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国际贸易仍然可能发生。贸易后两国企业的生产规模扩大,实际工资和可供消费的产品种类均增加,社会福利随之增长。但此时贸易的方向是不确定的,能确定的仅仅是贸易规模。
目录
1、引言
2、封闭经济中的垄断竞争模型
3、劳动力增长、国际贸易与劳动要素流动
4、总结
1. 引言
1.1文章背景
古典和新古典贸易理论均假定市场完全竞争、规模报酬不变,国际贸易产生的决定性因素为技术或者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或绝对优势)。但现有实证研究发现:第一,贸易大多发生在具有相同要素禀赋的国家;第二,国际贸易中很大一部分是产业内贸易;第三,二战后,贸易的扩张并没有伴随大规模的资源重新分配和收入分配效应。
为此,Krugman在Dixit和Stiglitz(1997)的研究成果上,引入张伯伦的垄断竞争模型,论证在一个各国间不存在自然差异的世界中,贸易完全可以由报酬递增而产生。在规模报酬递增的条件下,国家间劳动分工由市场规模来决定。随后克鲁格曼分析了市场规模扩大的三种途径,即劳动力增长、贸易及移民。在讨论贸易的作用时,克鲁格曼假定运输成本为零。由于对称假设,则两国的工资率和产品价格必定相等。国际贸易会使两国生产规模扩大,可供消费的产品品种增加。受益于实际工资的增加和可供选择的产品种类的扩张,两国福利水平也会增长。但此时贸易的方向是不确定的,能确定的仅仅是贸易规模。
本文剩余部分结构安排如下:第 2 节将提出一个修正的Dixit-Stiglitz垄断竞争模型;第 3 节会讨论贸易开放的影响,以及人口增长与要素流动性的影响;最后为研究结论的总结。
2. 基本模型
3. 劳动力增长、国际贸易与劳动要素流动
上一节所提出的模型属于单要素模型,但对该要素的使用存在规模经济,因此实际上,劳动分工受到市场规模的限制。在本节,我们将考虑三个使市场规模扩大的因素:劳动力数量的增长、国际贸易以及移民。
3.3劳动要素流动的影响
当我们允许劳动力的跨国转移时,该模型可以得到有趣的延伸。这和Heckscher-Ohlin理论有所相似,Mundell(1957)发现,在Heckscher-Ohlin贸易模型中,贸易与要素流动是相互替代的,即要素流动可以弥补贸易受到的限制,如关税、运输成本等。本模型也能够得到相同的结果。
为了证实这一点,我们假定存在两个如上所述的经济体,且具有相同的偏好与技术。由于市场合并有助于商品的多样性,同时可以扩大生产规模,因此经济体间的贸易仍能带来好处。然而,如果一个经济体的劳动力全部流动到另一经济体中的话,不需要贸易也可以带来相同的结果。在本模型中,贸易与劳动力的增长本质上是等价的。如果贸易存在障碍的话,工人就有动机移民到劳动力规模更大的经济体中去。
为了证实这一点,让我们考虑这样一种极端情况——经济体之间无法进行贸易,但劳动力是完全可以流动的。因此,在人口更多的经济体中,实际工资w/p与商品的多样性都更高,而这会吸引来自另一经济体的移民。在均衡情况下,所有工人都会集中于某一个经济体。哪一个经济体能够得到所有人口,取决于初始的人口规模。
在更进一步之前,我们应该先讨论一下,上述论述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现实情况。在规模报酬递增的情况下,要素流动性带来了要素集聚化的过程。如果我们考虑一个多经济体模型的话,结果依然是人们聚集于同一个经济体。这样一来,这一模型可以反映大城市地区的发展;它为城镇发展理论的启示是:人们之所以向大城市流动,部分原因是城市所提供的消费品更多样。
让我们再回到两经济体的情况,给出一些最终结论。我们已经发现,哪一个经济体能够获得全部的人口,取决于人口的初始分布情况。尽管如此,但只要两个经济体的生产率相等,那么无论如何,最终的福利情况都是相同的。然而,如果两地存在生产率差异的话,不同经济体获得全部人口的福利情况就会有所不同——移民的过程可能会带来较差的后果。例如,某个经济体的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都较高。显然,全部劳动力应该流向另一个经济体。但如果成本较高的经济体一开始拥有足够多的人口的话,劳动力就会沿着错误的方向流动。
综上所述,本文的模型如传统的贸易模型一样认为,要素流动性可以替代商品贸易。如果贸易存在某种阻碍的话,劳动力会集中于某个经济体;至于集中于哪个经济体,取决于人口的初始分布。最后,这一集聚化的过程也可能会使人口集聚于不合适的地区。
4. 总结
本文采用张伯伦方法对规模报酬递增条件下的贸易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贸易不一定是技术或要素禀赋的国际差异的结果。相反,贸易可能只是扩大市场和允许利用规模经济的一种方式,其效果类似于劳动力增长和区域集聚。这种贸易观点似乎有助于理解工业国家之间的贸易。
参考文献
Dixit, Avinash and Joseph Stiglitz, 1977,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optimum product diversit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June, 297-308.
下期预告
时间:2024年9月9日下午18:30-21:05
地点:南开大学八里台校区经济学院圆阶305教室
论文:
Melitz, M.J. (2003), The Impact of Trade on Intra-Industry Reallocations and Aggregate Industry Productivity. Econometrica, 71: 1695-1725.
文稿:曹雅婕
编辑:吕宸慧
审校:冯笑
2024年9月13日